四川南江:清明祭英烈 聚力向前行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4月1日上午,南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暨主题党日活动在南江烈士陵园举行,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凝聚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为南江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退役军人磅礴力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4/02/e5106035-aea7-4514-9a29-915dcbeb13dd.png" alt="图片1.p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祭扫现场</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蓝天白云,青山巍峨,阳光普照。纪念碑下的思政课正在进行——南江县退役军人系统干部职工和县义工协会的党员们胸佩党徽,列队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向革命烈士默哀,向革命烈士三鞠躬。然后,干部、群众依次缓步登上石阶,将手中的鲜花轻放于纪念碑基座上,并绕行一圈,深情瞻仰烈士纪念碑。之后,人们缓步登上石阶来到烈士墓区,在一座座烈士墓前蹲下,用手中的帕布仔细擦拭墓碑,表达对烈士的怀念和敬意。完毕后,干部职工们还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重温了南江革命历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4/02/59739579-6643-4f9b-845d-c17f9e250b45.png" alt="图片2.p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擦拭墓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南江,是红四方面军入川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是川陕苏区的核心区域,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2年多。1933年2月1日,红四方面军进入南江县城,红军进城的东城门——迎晖门从此更名为“红四门”。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嘉陵江长征后,1000多名留守红军战士组成的巴山游击队继续转战在川陕交界处的崇山峻岭间,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达5年之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4/02/34cbaacc-78e6-433d-9a59-354453f0b324.png" alt="图片3.p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参观烈士纪念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据记载,当时只有约22万人口的南江、长赤(现长赤镇)两县,参加主力红军的有2.23万人,有1.5万名南江籍儿女作为红四方面军的将士参加了红军长征。在南江烈士陵园里,长眠着3150位在各个时期牺牲的有名字的烈士;安葬着8971位无名烈士的忠骨,他们主要是在已写入红四方面军军史的侯家梁、高壁寨、中魁山、青杠梁、八庙垭等著名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还竖立着1座失散烈士纪念碑,整个陵园是为纪念从保路运动以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牺牲在南江这片热土上的革命烈士以及牺牲在外的南江籍革命烈士。2023年11月,南江烈士陵园被省政府评定为第八批省级烈士纪念设施。2024年8月,南江烈士陵园完成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2025年3月,南江烈士陵园规范了用地权属,办理了不动产权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南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立足工作岗位,全力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结合业务工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和《“十百千”社会化拥军工程》,认真做好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县光荣院的提质改造、县荣军优抚医院的运行服务、为烈士寻亲、双拥创建、关爱帮扶、拓展优待项目、扩大双拥门店、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服务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进一步营造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讯员:吴涛)</p>